数据显示,这是我国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从挪威购买液化天然气货物,过去三年半中也只有不到六艘天然气货物。
尽管这只是我国每年进口LNG的一小部分,但遥远的路程和不菲的运费令人联想起我国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。
据路透社报道,由于今年来“煤改气”“煤改电”项目的启动,预计今年冬天我国北方地区有数百万家庭将首先使用天然气来取暖。这将带来估计有100亿立方天然气需求。该数值相当于,去年全国消费量的5%,与越南的年度使用量相当。
就此,从三个方面,解读一下“煤改工程”下的天然气现状。
多少人受到影响?
气源怎么解决?
燃气是否涨价?
多少人受到影响?
我国“煤改”工程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,截至2016年12月份,全国已经有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等18个省份颁布“煤改气”、“煤改电”相关政策。
据中国供热信息网了解,今年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山西等地都将出台强制性措施保障煤改气工程的进展。前不久,环保部再次发文强调京津冀周边燃煤锅炉改造及居民“煤改气”的贯彻落实。
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秘书长迟国敬对此表示:“困难归困难,但经过一系列政策落实,特别是环保和改革措施,煤改气工程进展将得到大幅提升。”
以山东为例,在不久前发布的《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发展的指导意见》中提出,到2020年,天然气消费量力争达到250亿立方米左右,占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%以上,而在2015年时,该指标仅为3%;
河南则预期到十三五末,天然气消费占比达到7.5%;河北的目标则更高一些,希望达到10%,并提出将从扩大居民用气、发展天然气采暖、推进重点地区“气化”三个方面来推进。这些措施保障各地天然气利用发展的进程,也暴露出北方地区天然气计量市场的巨大需求。
据不完全统计,得益于煤改项目,2017年我国将有28个城市近400万家庭迎来首个无烟冬季。
气源怎么解决?
市场固然很大,但否有足够的气源满足这些家庭的需求呢?这个问题自然的抛给了我国的“三桶油”。
业内人士表示“这么大的空缺,单凭一家石油企业短时间内无法满足。”据了解,为了填补这一市场空缺,为此,“三桶油”开始了抱团联动发力。
据中石油报道,中石油抓住近两个月有利时机,加大储气库注气,挖掘调峰潜力,保证冬季尽最大能力安排采气。除此之外,中石油进一步优化管网、地下储气库、LNG接收站运行方案,提前组织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,加强冬季运维管理,确保安全平稳运行。
据悉,中石油要在10月底前建成并投用陕京四线和中靖联络线,中石化要在年底前实现天津LNG接收站投用。
与此同时,中石油和中石化、中海油等企业建立联保机制,通过串换代输、互供互保等措施,争取主动,增加资源。具体措施上,加快推进西气东输二线与中海油在广东、中缅天然气管道与中石化在广西的互联互通,争取利用中海油、中石化在两广地区的富余资源补充市场,缓解冬季供气缺口。
燃气是否涨价?
众所周知,有市场就有可能涨价。今年冬天,我国燃气是否会迎来涨价呢?如果是,将会涨多少呢?
今进入2017年以来,我国天然气需求持续增加,单单8月份天然气消费量更是大增超30%。在此背景下,天然气价格上涨已经不可避免。
最终燃气价格会上涨多少,这个尚不清楚。业内人士表示:“10月中下旬将进行的气量竞拍,天然气价格或将继续维持顶价销售状态。”
另据报道,今年9月,中石油东部销售公司的900万立方米天然气全部以20%限价火爆成交。
有消息表明,为防止价格出现过度上涨,9月份的交易对成交价格在挂牌价之上设置了20%涨幅限制。
紧俏的需求市场,紧张的气源供应,市场化的竞价环境,由此不难看出燃气价格上涨已经是不可避免。但仍应放心,由于物价局等相关部门的管控,燃气价格上涨有度。
界面新闻:“煤改气”时间表进入倒计时,但是供气却成了问题
界面新闻记者从多家资讯机构了解到,按照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》,目前多地“煤改气”已进入尾声,工业用户煤改气大部分完成,许多城市对煤炭进行禁销、禁运、禁燃,部分城市冬季对工业用户施行限产、停产、错峰生产等措施。但与此同时,国内天然气政策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市场供应不足的短板开始显露。
2013年9月,国务院印发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,提出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,新增天然气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燃煤,“煤改气”正式被提上日程。
今年2月底,环保部、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和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等省市对外发布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》,明确了“2+26”城市今年的大气污染治理任务。“煤改气”提速。8月,环保部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和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等6省市发布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-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》,再次对“煤改气”加码。
涨价后,各限气企业在一周之内轮流生产。许多陶瓷厂目前处于半生产状态。
山西省多个城市也出现了类似问题。为此,9月底,山西省经信委、山西省发改委出台了《今冬明春全省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方案》,其中要求实施“煤改气”的地市要先落实气源,以供定改,不要盲目下达改造任务。
从环境治理的长远目标来看,“煤改气”是大势所趋,这对中国天然气供应也提出了进一步挑战。
2016年,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34%,自供能力不足,原本尚可维持市场运转的天然气生产量在大批量煤改气后,显得捉襟见肘,尤其是管道天然气的供应。
“城市管道有一定的建设周期,加之需要天然气消费量的稳定保证,所以一段时间内,管道天然气供应量的增量不会太大。”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毅军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。
储气调峰能力有限也是挑战之一。据中宇资讯监测,目前中国主要储气库的存量约381.21亿立方米,截至2016年底,有效工作量为64亿立方米。“若平均分配到每个地区,带来的应急效果甚微。”刘文文说。
气价问题也是关键一环。就冬季供暖而言,中国规定的每千克标准煤热值为7000千卡,天然气的热值8600千卡,且高效清洁。但在一些新铺设管道的地区,天然气管道的架构费,接口费、开户费等中间费用,使得部分用户产生抵触心理。
城市管道燃气供应不足,助推了LNG的发展。隆众资讯为界面新闻提供的数据显示,2016-2017年在煤改气的带动下中国LNG市场供应量增加了30%,目前北方90%以上的LNG点供项目,在城燃管道覆盖范围之外。
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点供商对于LNG销售价格的话语权。”业内分析师介绍,2017年以后,山东淄博新签的LNG点供项目80%以上都采用随行就市的价格,曾经照付不议模式的合同减少。